close

2022新莊路跑受傷後恢復狀況記錄~~

2022新莊路跑受傷後恢復狀況記錄~~

2022新莊路跑受傷後恢復狀況記錄~~

2022新莊路跑受傷後恢復狀況記錄~~

2022新莊路跑受傷後恢復狀況記錄~~

2022新莊路跑受傷後恢復狀況記錄~~

2022新莊路跑受傷後恢復狀況記錄~~

2022新莊路跑受傷後恢復狀況記錄~~

過去兩年,我經歷了一段艱難但令人深思的跑步之旅。兩年前,新莊路跑賽後的強度訓練導致我腳踝受傷,傷勢嚴重到連走路都疼痛。那段時間,從巔峰時期一下跌入谷底,我的10公里成績曾經在40分鐘內,如今連基本的行走都成為挑戰。但我選擇不放棄,每天努力從10分鐘的步行開始,逐步增加到半小時、一小時,持續了一年多。

當腳踝狀況稍有好轉,我開始嘗試走跑結合的訓練,從每公里超過10分鐘的速度開始,到能跑完5公里,即使需要花費40分鐘,我仍為此感到高興。雖然腳踝仍舊隱隱作痛,但能重新踏上跑道就是莫大的安慰。

2023年,我參加國家地理路跑的21公里,用105分鐘完成,雖然與巔峰期的水準相差甚遠,但這是我跑步恢復的里程碑。之後參加多場賽事,10公里成績在46至49分鐘之間徘徊,其中包括11月的板牆路跑,成績是48分鐘。儘管腳傷時有反覆,我仍堅持訓練,逐漸找回跑步的節奏與信心。

到了2023年11月下旬,我的腳踝恢復九成以上,並採用AI課表進行訓練,課表設計包括每週兩天強度跑、週日的ZONE 2長跑,以及其餘日的ZONE 1恢復跑。五週的系統性訓練後,我明顯感受到身體的改善,強度與恢復間的良性平衡讓腳傷幾乎痊癒,跑步狀態也逐漸回升。如今,我正準備參加2024年1月19日的北投半程馬拉松,這將是我經過兩個月訓練後的首場比賽,我充滿期待。

這段經歷教會了我堅持與耐心的重要性,特別是在面對身體限制與逆境時。調整訓練方式,接受身體的現實狀況,讓我在復健與進步間找到平衡。我相信,這種踏實而科學的訓練方式將助我在未來的跑步旅程中更上一層樓。


課表建議

本週計畫(第6週)

週一:ZONE 1恢復跑 8-10公里,配速6:00-6:15分/km,心率118-122 bpm。

週二:強度訓練 - 間歇跑 – 1600公尺 x 5組,配速4:10-4:15分/km,組間慢跑恢復400公尺,總跑量10-12公里。

週三:ZONE 1恢復跑 8公里,配速6:00-6:15分/km,加入核心與下肢力量訓練(如深蹲、橋式)。

週四:Tempo跑 6公里,配速4:45分/km,總跑量10公里(含暖身與冷身)。

週五:ZONE 1恢復跑 8公里,配速6:00-6:15分/km。

週六:休息或輕鬆走路30分鐘。

週日:ZONE 2長跑 18-20公里,配速5:20-5:30分/km,心率123-135 bpm。

重點

  1. 監控傷勢:若感覺腳踝不適,減少強度或距離,確保恢復優先。

  2. 定期檢討:每2週回顧課表效果,根據進步與狀況調整訓練量。

  3. 比賽策略:將長跑作為比賽模擬,練習補給與配速控制,增強半馬信心。

希望這樣的規劃能幫助你順利準備北投半馬,實現目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刺客阿昌 的頭像
    刺客阿昌

    輕鬆跑

    刺客阿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