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現在跑長距離20km以上都是跑在心率120-130間這樣會不會太低了??要提高到140bpm以下嗎??
ChatGPT 說:

你的 長距離跑(20km 以上)心率在 120-130 bpm,這屬於 LTHR 分區的 Zone 2(基礎耐力區),對於有氧基礎建設是很好的範圍,但是否需要提高心率取決於你的 目標與適應情況


你的長距離心率分析

  • 心率 120-130 bpm

    • 這是 60-70% HRR,相當於 Zone 2(基礎耐力區)
    • 優勢:增強有氧耐力、提升燃脂能力、促進恢復、降低受傷風險。
    • 潛在問題:如果 太慢且沒有肌肉負荷刺激,可能對馬拉松比賽配速適應度較低。
  • 如果提高到 130-140 bpm(LTHR 80-88%)

    • 這是 Zone 2 高端,更接近馬拉松比賽心率。
    • 好處:適應比賽節奏,提高有氧輸出。
    • 風險:如果適應不夠,容易累積疲勞影響後續訓練。

要不要提高心率?

如果你的長跑目標是提高馬拉松比賽配速,你可以嘗試將心率提高到 130-140 bpm,讓身體習慣更高輸出的有氧跑步。
但如果目前的 120-130 bpm 讓你能夠穩定訓練並累積里程,那也沒問題,可以等適應後再慢慢增加強度。
如果提高心率讓你在長跑後恢復時間變長,影響下一次訓練,那代表負荷太高,應該維持目前心率範圍。


調整建議

  1. 目前訓練適應良好(不累、恢復快): 可逐步嘗試將心率提高至 130-135 bpm,但仍應避免進入 140 bpm 以上的閾值區間(LTHR Zone 3)。
  2. 如果長跑後恢復變慢或影響後續訓練: 保持 120-130 bpm,確保耐力累積,避免過度疲勞。
  3. 可以交替不同長跑強度:
    • 低心率長跑(120-130 bpm,週日 25-30km) → 促進恢復與耐力
    • 中強度長跑(130-140 bpm,週末 20km) → 適應馬拉松配速

總結

  • 你現在的 120-130 bpm 屬於 Zone 2,這對耐力基礎發展很好,不一定要刻意提高。
  • 如果比賽目標是更快的馬拉松配速,可以逐步提高到 130-140 bpm 來適應比賽心率,但要觀察恢復狀況。
  • 長距離跑心率的關鍵: 讓它足夠低來累積里程,但也要適應比賽節奏,找到適合自己的平衡點。

你可以試著下次長跑時調整心率,看看體感與恢復狀況如何,再決定是否進一步提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刺客阿昌 的頭像
    刺客阿昌

    輕鬆跑

    刺客阿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