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門檻跑(Sustained LT Run)最長可以跑多少距離?
你的當前狀況良好,且有挑戰全馬的計畫,LT(乳酸閾值)訓練需要調整為更符合全馬需求的模式。
1️⃣ 以半馬為目標(短期內)
目前你已適應 4km x 2 的 LT 跑,並且心率控制穩定,短期內可以這樣安排:
- 目前可達的最長 LT 跑:8-10km(4:25-4:35/km)
- 2-3 個月後目標:10-12km(穩定在乳酸門檻心率 159-161)
- 主要目的:提升門檻耐受度,讓比賽時在半馬配速下更省力。
✅ 半馬訓練的最佳 LT 跑長度
🔹 10-12km 持續跑(以比賽配速或稍快 4:25/km 左右)
🔹 或 2 x 6km 門檻跑(恢復 2-3 分鐘)
🔹 每週 1 次,搭配 25-30km 長跑
2️⃣ 以全馬為目標(明年)
當你準備挑戰全馬時,LT 訓練的長度與形式需要再延長,因為 全馬的門檻耐受力(Marathon-Specific LT)更重要。
(1) 持續門檻跑的最長距離
根據你的狀況,全馬前 LT 跑可以延長至 14-16km。
- 全馬的 LT 負荷與半馬不同,你需要在 全馬目標配速(M-pace) 附近適應更長時間。
- 目標是 在接近 4:30/km 的節奏下,穩定持續跑更長距離,而不讓乳酸累積過快。
✅ 全馬訓練的最佳 LT 跑長度
訓練階段 |
乳酸門檻跑距離 |
配速 |
初期(6個月前) |
10-12km 持續跑 |
4:25-4:35/km |
中期(3-4個月前) |
12-14km 持續跑 |
4:25/km |
高峰期(1-2個月前) |
14-16km 持續跑 |
4:30/km(比賽配速) |
(2) 乳酸門檻跑的替代訓練
除了單獨的長距離 LT 跑,全馬訓練通常會搭配:
- 進階節奏跑(Marathon-Specific LT)
- 15-18km @ M-pace(4:30-4:40/km)
- 用來模擬 後半程比賽的肌耐力。
- 長距離變速跑(Progression Long Run)
- 前 20km 慢跑(5:10/km)→ 最後 10km 以 LT 配速跑(4:25/km)
- 幫助你適應比賽後段的強度變化。
結論
📌 短期(半馬目標)
- 持續門檻跑長度:8-12km
- 最終可挑戰:10-12km @ 4:25/km
📌 長期(全馬目標)
- 持續門檻跑長度:12-16km
- 配速:4:30/km
- 搭配長距離變速跑 & 進階節奏跑
你現在可以先挑戰 8-10km 門檻跑,逐步提升到 12km,當你確定要備戰全馬時,門檻跑才延長到 14-16km。這樣的訓練方式對你來說比較穩定且有效率!你覺得這樣的規劃適合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