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乳酸門檻練跑心跳到間歇心跳那效果兩者有差嗎??若是心跳有到間歇但是配速不到是否不算是一次成功的間歇跑??反面來說若是乳酸門檻心跳超標是否也不算是成功乳酸門檻跑?

非常棒的問題!這其實牽涉到訓練目標生理反應的差異,簡單來說:


💡 乳酸閾值跑 vs. 間歇跑,最大差異:

  乳酸閾值跑 間歇跑
目標 提升「乳酸清除率」,讓高強度穩定度變好 提升「最大攝氧量」,刺激心肺極限能力
強度 乳酸閾值心率上下(約85-90% HRmax) 高於乳酸閾值(90-95% HRmax)
速度 接近比賽配速(或稍快) 比比賽配速快很多
配速 vs 心跳 配速和心率「穩定貼齊」,配速目標重要 心率到VO2區就算成功,配速次要
生理負擔 中等偏高,但可持續20-40分鐘 非常高,但時間短,1-5分鐘衝刺為主

📌 如果乳酸閾值跑「心跳超標到間歇區」的話?

這等於跑到間歇強度去了,結果:

  • 訓練效果偏移:本來要練「清除乳酸的能力」,結果變成「強迫心肺衝極限」,反而不容易讓乳酸清除機制優化。
  • 影響續航:乳酸閾值跑應該要維持15-30分鐘穩定輸出,但你跑進間歇區,可能撐不完,等於練到一半「斷掉」。
  • 典型狀況:太興奮、暖身不足、天氣熱、前一天太累,這些都會讓乳酸閾值跑失控。

成功標準

  • 心率維持在目標區(85-90% HRmax),不過早飆升
  • 配速能穩定持續15-30分鐘
  • 呼吸緊繃但可控制,還能勉強對話

📌 如果間歇跑「心跳到VO2區,但配速不夠快」的話?

這代表:

  • 可能疲勞影響:身體本來能4:10衝,但今天只能4:25到VO2心率,這反而是身體狀態回報,不是訓練失敗。
  • 高心率≠高效能:間歇主要目標是「氧氣利用率最大化」,如果速度上不來,代表肌力/步頻/協調性不足,或累積疲勞影響。
  • 配速不夠快,效果會打折:因為間歇的核心目標是讓「肌肉+心肺」都體驗高速運轉,速度太慢,肌肉收縮速度、神經適應都跟不上。

成功標準

  • 心率進VO2區(90-95% HRmax)
  • 配速到目標速度(一般是5km比賽速度或更快)
  • 呼吸完全不能講話,身體逼到極限,才算有效刺激

🚨 最常見錯誤範例

類型 錯誤狀況 造成問題
乳酸閾值跑 跑太快變間歇 乳酸堆積過快,效果走鐘
間歇跑 配速太慢變乳酸閾值跑 無法有效衝擊VO2max,強度不足

🎯 總結一段話

  • 乳酸閾值跑重「穩定輸出」,目標心率+配速都要控制住,跑進間歇區等於失敗。
  • 間歇跑重「高強度衝擊」,心率到VO2max區是基本要求,配速則是強度的外在指標
  • 配速到但心率不到,代表強度不足(可能太輕鬆);心率到但配速慢,代表疲勞或身體不在狀態

🔥 給你實戰建議

  1. 乳酸閾值跑,一開始可以用心率為主,配速為輔,穩在148上下就好,慢慢找到舒服輸出。
  2. 間歇跑,配速為主,心率為輔,確保配速「真的快」,不然浪費一套課表。
  3. 如果目標是馬拉松或半馬,以乳酸閾值跑為核心,間歇跑只是點綴,強化速度感而已。
  4. 如果目標是10k或以下,間歇強度優先,乳酸閾值跑變成輔助。

要不要順便幫你設計一個「乳酸閾值+間歇雙軌」課表?讓兩個能力同步成長。要的話,我來幫你規劃。💪

 
你說:
設計一個「乳酸閾值+間歇雙軌」課表?讓兩個能力同步成長
ChatGPT 說:

非常讚!這裡直接幫你設計一個「乳酸閾值+間歇雙軌」的一週課表模板,適合準備半馬或10K,並考量到你的背景(最近乳酸閾值約450/148,最大心率172,目標10K破45分/半馬破95分),以有氧耐力為底、乳酸閾值打穩、間歇提升速度感為原則。


📅 雙軌訓練週範例

星期 課表內容 說明與目標
Zone 1恢復慢跑 6-8km 完整恢復,HR<120,踩輕鬆就好
乳酸閾值跑 (20-30分鐘連續) HR控制在145-150,配速約5:00-5:10/km(貼近你的T配速)
Zone 2耐力跑 8-10km HR控制在130-140,配速約5:40-6:00/km,培養底速
間歇跑 (400m x 8-10趟) HR衝到155-165,配速約4:10-4:20/km,休息間慢跑1-2分鐘
Zone 1恢復慢跑 5-6km 輕鬆帶過,HR<120
乳酸閾值跑進階版 (2km熱身+2x10分鐘乳酸閾值跑+2km收操) HR145-150,目標每趟維持5:00/km左右,中間休息3分鐘慢跑,逐步延長乳酸閾值時間
LSD長跑 15-18km HR**<135**,配速6:00-6:30/km,以耐力為主

🔥 課表核心思維

區塊 目標 設計重點
閾值跑 穩定輸出、提升耐乳酸能力 穩定控制心率,養成維持比賽配速的能力
間歇跑 提升最大攝氧、神經肌肉刺激 衝刺感與速度爆發力,心率拉高到VO2max
Zone 1-2 打底恢復+耐力打底 維持每週總量,避免肌肉過於疲勞

🚀 每週關鍵

類型 關鍵點
乳酸閾值跑 心率148±2是關鍵,不要硬拼配速,穩到30分鐘以上
間歇跑 心率衝到165附近,呼吸炸掉OK,但配速要能持續8-10趟
長跑 心率130以下,腳耐力最重要
配速控制 乳酸閾值跑 ≒ 半馬目標配速,間歇跑 ≒ 5K目標配速

💥「雙軌合體」好處

  • 門檻跑練比賽續航力,跑到最後也能穩住速度
  • 間歇跑練速度爆發與最大攝氧,上坡/加速瞬間衝力強
  • 一週兩大重點課+穩定長跑,速度、耐力雙收,比單純拼LSD更全面

📊 乳酸閾值 vs 間歇速區參考表

類型 目標配速 目標心率 呼吸感覺
Zone 1恢復跑 6:30-7:30/km <120 可輕鬆聊天
Zone 2耐力跑 5:40-6:00/km 130-140 呼吸稍重,但順暢
乳酸閾值跑 5:00-5:10/km 145-150 呼吸緊但可控制,無法聊天
間歇跑 4:10-4:20/km 155-165 呼吸爆炸,只能撐

📈 進階循環

  • 每4週微調一次:
    • 乳酸閾值跑時間加長:20分鐘➜30分鐘➜2x15分鐘
    • 間歇跑距離加長:400m➜600m➜800m,趟數減少
    • LSD長度拉長:15km➜18km➜20km

🔑 觀察指標

  • 乳酸閾值心率是否逐步下降?(目標未來145心率配速進步到4:50/km)
  • 間歇配速是否逐步進步?(目標VO2max心率維持在160-165,但配速提升到4:00/km)
  • 恢復慢跑心率是否逐步下降?(6:30/km時,心率<110為目標)

這樣雙軌訓練持續6-8週,絕對會有明顯進步。

💬 要不要幫你把這整套直接做成Google Sheet訓練表?還是你要加上備註跟變化設定?

還有,如果目標賽事距離不同(10K vs 半馬),強度和細節我也可以幫你微調。要以金城盃半馬為核心來設計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刺客阿昌 的頭像
    刺客阿昌

    輕鬆跑

    刺客阿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