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2012年的時候測試過第一代的TAKUMI ren 跑鞋,隔年又測試過新款的TAKUMI ren 跑鞋連續兩年
有幸穿上由三村仁司所設計的跑鞋也對於adidas在競賽鞋的上面所做出的重大改變給予很高的評價。
我想這雙鞋款及後來推出的另一款sen競賽鞋款可以說是讓adidas在競賽鞋市場上佔有舉足輕重的
地位的一項產品,也讓跑者在選購競賽鞋款上有更多的機會借由實際的穿著體驗這雙跑鞋
所帶來的強大效能。
這次測試的TAKUMI ren 2 wid 跑鞋在整體上來說有許多地方已經和前面兩代2012 ren 及2013 ren
有一定程度的區隔接下來就由外觀、鞋底顆粒及布面材質來探索新一代的ren有那些優缺點。
[整體外觀]
收到的ren 2 wid [練]跑鞋以黑色系為主,雖然配色低調但是蘊藏的潛力不容小看,側邊一樣書寫有
takumi ren 字樣驗明正身。
這次推出的TAKUMI ren 2 wide 跑鞋除了這雙黑色系之外還有就是另一白色為主色系
一黑一白有極大反差,一改前幾代配色鮮艷大膽的搶鏡作風。
這次單色系列有很濃厚的復古味道。
暗黑色調我想更適合跑友穿著在耐髒上面會有更好的效果,假如是淺色系列反而會更容易因為穿著後
顯的更舊的感覺,這次配色又是adidas另一項自我突破。
[鞋面材質]
透氣網布設計除了讓跑者在運動時有足夠的散熱效果外一定程度的防潑水功能有是讓鞋內維持
一定程度乾爽的重要設計,這裡看到鞋尖前端有做反光條紋設計外加一點麂皮設計很中肯的設計
透過光線來看從鞋側面到鞋尖端都採用單層透光透氣設計從下圖來看散熱性沒有問題,
加上min-lite 輕量防潑水材質雖然看似透氣性十足但不會讓外部的水輕易滲透進入鞋內。
下圖水滴碰觸鞋面時會因為材質孔徑較小將水滴往四週移動,但是這不保證水不會完全進到鞋內
再較多水時一定會使鞋內浸濕的,所以這點應該類似在草地水珠狀況下具有一定程度防水功能。
[後腳跟--sprintframe]
在adidas的部份鞋款中多半會設計此一sprintframe,具有穩定腳後跟的功能在跑動時不易造成腳的
任意滑動產生,這項配備對於強調跑鞋鞋穩定性的跑友來說特別重要,也可以預防不正常的滑動造成傷害發生。
在sprintframe上緣從網布內透出adizero字樣。
在前面幾代的TAKUMI ren [練]跑鞋上這項配備都一直保持不變的設計部位。
[鞋底顆粒]
看過前面幾項ren 2 wid 跑鞋的大致外觀後這裡的改變就和前幾代大不相同,而這裡的大幅度改變
相對的增加了ren 2 wid的實力更為接近sen[戰]鞋的設計理念,雖然兩款跑鞋在設計概念上還是有所區別的
sen是以馬拉松鞋的輕量概念形成而ren則是以訓練為主的跑鞋設計,但是若跑友不習慣穿著太輕量且保護性
低的跑鞋那ren[練]跑鞋還是可以當做比賽鞋款來穿著。
細看鞋底顆粒和sen戰鞋一模一樣,所以這款練字鞋除了在鞋面及後跟的穩定座和sen不同
其它方面有一定程度的相似度,在近三年的ren跑鞋變化不大下一點小小的改變,
之後會有一個大幅度的改變或許會讓跑友有耳目一新的感覺,而是好是壞就由跑友親身體驗了。
鞋底顆粒一直是進階跑友間爭相討論的話題,而這也是判斷一雙鞋的等級高低的其中一個選項
而在越來越多的比賽場合看到跑友們穿著adidas TAKUMI 跑鞋參賽這也證明了此款跑鞋在跑友們心中的
定位已經逐漸取代另一牌的根深地固的印象了,轉為向adidas靠攏正因為如此也有更多的選擇機會
去嘗試不一樣的鞋款雖然在外觀上及配備上很接近某一款的路跑鞋但是實際穿著後會發現合腳度
及操控性上還是有所不同的,因為唯有更貼近跑者的雙腳達到人鞋合一的境界擺脫人云亦云的經驗傳承模式
你只有真正穿了才知道差異性在那裡。
[torsion system ]
中足穩定系統也是adidas鞋款裡的標準配備,各家設計概念及樣式不同有的採用中間導向設計有的偏向分岔設計
就是為了讓跑者在跨步觸地回彈的一連串動作裡有一個穩定前進的支撐,記得以前測過adidas某一款跑鞋就是少了
中足穩定系統還造成跑友們的質疑會造成打滑情形發生,殊不知那款跑鞋已經採用另一個模式來強化中足穩定的
功能了,而在幾次的試跑下來也沒有跑友所質疑的情形發生。
在鞋底的torsion system 旁邊特別印有字樣來指出此一配備所在,這項配備對於進階跑者來說在高速前進
下具有足夠的穩地性減少不正常的扭轉所造成的腳底傷害發生。
[鞋墊]
沒有刻意的加強透氣鞋墊的設計就是很正規的軟底鞋墊,讓已經輕量化的跑鞋能夠多一層的防護性能。
鞋墊字樣: 匠 adizero 練 takumi ren 字樣
說明了此雙跑鞋在設計之初到問市的一連串費盡心力的站在跑友的需求為考量重點。
反面鞋底在前腳掌及足弓部位有些許的透氣孔讓鞋內熱氣部份傳送到鞋底下層。
此款跑鞋歸為wide寬楦版的在型號選擇上還是照跑友自己的腳型號碼選購,寬楦和正常楦頭在前腳掌內部空間上
有稍稍大上1cm左右但是從外觀來測量鞋外圍是和正常楦頭一樣的。
跑友要事先知道自己的腳楦頭選擇合適的跑鞋不然會鬧出笑話的,之前一位跑友選購某牌同款跑鞋
就是因為忘了跟賣家強調自己的楦頭以至於選到正常楦頭的跑鞋造成腳指在幾次穿著下受傷情形發生
這點賣家還以同款不同年份的跑鞋在大小上會以差異來搪塞推拖。
跑友若是想知道自己楦頭可以利用搜尋方式找到測量方法利用皮尺量腳實際長度及前腳掌外圍尺寸
來換算出自己是正常楦頭還是寬楦頭的腳型。
也不會發生選錯跑鞋而造成腳不必要的傷害發生。
難得adidas 聽到亞洲跑友的心聲了推出 寬楦的adizero takumi ren 2 跑鞋
給他拍拍手,以後應多推出同款不同楦頭的跑鞋造福更多跑友才行。
[2012 2013 2014 三代TAKUMI ren 跑鞋大集合--比較]
由左至右 2012 2013 2014 三代ren
在此說明一下 2012 及 2013 雖然年份不同但是屬於同款的跑鞋只有在配色上及發售時間點有所不同,這裡純粹
舉出來比較一下箇中差異性為主。
配色系從當初的絢麗轉為低調風格,一整個大轉變很不相同也讓跑友有不同的選擇機會。
疊疊樂
[2013 ren vs 2014 ren wide ]
比較連續兩代的ren跑鞋外觀來看左邊橘紅色系的楦頭屬於正常版的且在鞋頭部位有麂皮設計比較
從這張照片來看加寬版的ren 2 wide明顯比前一代的ren 跑鞋蓬鬆一些而這小小的差異
鞋底顆粒不同這張照片就看出來了,顆粒大小及形狀不同外排列上也不一樣對於抓地力的操控來說
細看右邊顆粒紋路在中間部位雖有磨損但是這雙ren跑鞋穿著兩年時間累積里程超過500km以上
在顆粒磨損程度來看算是耐磨,而且在顆粒黏著技術上來看不用擔心會有顆粒脫落的問題發生
只有在正常使用下的磨損程度,而關於顆粒磨損的位置及壽命來說又和跑友本身的跑姿
及落地施力大小有很大的關係。
後腳跟外觀及紋路上 ren 2 wide和2013ren來比較也沒有改變。
[2012 ren vs 2014 ren wide]
另一款2012ren和2013ren其實是一樣的只差在配色上面不一樣而已。
[特別比較: ren 2 wide vs sen 2 ]
再來看看 ren 2 wide 和 sen 2 跑鞋的差異性。
鞋頭外觀來看兩者很接近了,ren 2 wide 也跳脫ren的舊有模式改為向sen戰鞋靠攏了。
看鞋底發現一模一樣的鞋底顆粒只差在sen在後腳跟單邊有多加一條顆粒邊條。
側邊來看[練]ren鞋多加了frontframe後跟穩定系統比較[戰]鞋的極致輕量化刪減掉
多餘的配備就是為了減輕戰鞋的重量及保有最低程度的保護為主。
戰 sen 競賽鞋款 ; 練 ren 訓練鞋款 在設計之初就加以分類但是若是跑友在駕馭上覺的練鞋
較為穩定也可將練鞋當作比賽鞋款穿著,多一層保護減少不必要的傷害發生。
就連很腳跟上緣位置sen戰鞋也削減了多餘的鞋面設計,將重量徹底的輕量化。
[實際練跑測試]
要想測試出ren 2 的真正實力唯有平路及山路兩相對照才能達到一定程度的辨試度,這天和跑友一同假日團練
沿著八里自行車道後轉渡船頭上觀音山跑華富山路這條路線剛開始是平路8km之後分兩階段爬坡
每階段都是3km山路第一段不算陡但是第二段會有2~3個不同坡路的路線挑戰,之後下切凌雲路或是跑御史路繞一大圈
回成蘆橋下,若是覺的剛剛的6km爬坡不過過癮還可以再加碼更變態的爬坡路線3km的崩山巷會是讓跑友雙腳"更抖"
的挑戰.
這次練跑另一個重點是要加強2月份即將到來的雙溪馬山路馬拉松的賽前訓練,而穿上TAKUMI ren 2 wide跑鞋
剛好提前適應這一場山路馬拉松的挑戰,對於已經穿過兩雙TAKUMI ren 跑鞋的我來說這一次再次穿上新一代的
TAKUMI ren 2 wide 跑鞋其實在適應性上早就無縫接軌了,因為另外還有穿著sen 戰鞋的幾次經驗所以
這一次ren的鞋底改款更是沒有問題,而ren 和 sen的差異只是在保護性多少的問題而已~~
ren歸為訓練鞋款對於跑者在日常訓練跑步時注意到幾個方向,腳跟的穩定鞋面的包覆性等各方面會有較完
善的考量但是在sen上面則是盡量減少鞋身的重量為主要考慮重點在不防礙跑鞋應有的保護性外
刪減掉不需要的配備讓進階跑者能夠在比賽場合輕鬆駕馭它,之所以提到進階跑者因為sen跑鞋是針對
有經驗的跑者量身打造的馬拉松鞋款而ren則較偏向提供足夠保護性的訓練鞋也可以講說是路跑鞋款
我想這樣跑者會較能理解ren跑鞋的歸類.
[雙溪馬拉松賽穿上sen 戰鞋參賽]
穿過ren練鞋的跑友強烈建議在比賽時可以穿sen戰鞋來比較一下個中差異.
穿上ren跑鞋挑戰山路體驗鞋底改款成和sen戰鞋一樣的顆粒材質更強化了[練]鞋的功力即使是在
平日練習爬坡或是平路衝刺都沒有問題,加上適度的保護讓跑者在訓練時不會造成傷害而在比賽時
有的跑者或許會考慮到保護性問題這時依然可以穿上ren跑鞋挑戰賽事.
這款的ren 2 wide跑鞋雖然是寬楦頭的但是對於平時是穿正常楦頭的我來說沒有特別鬆垮的感覺
也許adidas要再這方面多聽取亞州跑者的意見,未來再這方面多加改善或許會有更多它牌死忠愛好
者轉向體驗ren的懷抱裡.
團練路線圖:
觀音山團練後照片
試跑了總共55km後鞋底外側有稍稍磨損的情形發生,我認為這只是剛開始的鞋底紋路的磨損而已
之前穿過兩雙ren跑鞋的經驗來看在適度的使用下能夠在600km後才會出現較大的磨損.
在鞋底前端的顆粒部份耐用度有時視跑者本身的跑姿習慣而有不同程度的磨損發生
以我的經驗來看多半會集中在正中央部位顆粒會有磨平情形在磨到一定程度後
對於穿著上就要小心避免速度太快的練習因為保護性降低後腳底會更容易造成傷害.
[測試總結]
1.TAKUMI ren 2 wide 在鞋底顆粒上改成和sen相同的顆粒模式對於操控性能來說加強不少,是一雙適合訓練與比賽兼具
的跑鞋.
2.雖然此款的型號為wide寬楦頭的但是以我正常楦頭來穿感覺沒有明顯的空洞感,撇開重量上的考慮因素來看
很接近sen的穿著感覺,若是之前穿習慣了ren跑鞋對於這雙來說能夠無縫接軌.
3.TAKUMI在經過這三年的穿著體會後感覺這一系列的競賽鞋款能夠和大家耳熟能響的路跑鞋一起相提並論
在性能上及穿著體會上更超越前者,還沒有試過跑友強烈建議試穿看看會有不一樣的感受.
4.在穿過sen戰鞋及舊的ren跑鞋後給予這雙極高的評價若是沒穿過TAKUMI跑鞋的跑友們有機會的話
可以穿著比較看看和之前的競賽鞋有何不同?
5.新款的ren 2 wide 跑鞋不管在耐用度及輕量化上都更為加強除此之外略寬楦頭的設計讓穿著上更為舒適
在訓練及比賽上有很強的實用性,我想值得更多跑友借由實際的穿著體會sen 2 練鞋的不同之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