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教了生物課之後發現許多平常看似簡單的常識都被一一拿出
來檢討,最近上的課 動物卵生 胎生,發現自然界還真不走一定的
規範,誰說青蛙一定是從蝌蚪來的有的是直接孵化成小青蛙
誰說哺乳類動物只有胎生除了鴨嘴獸是卵生外 還有針鼴
是哺乳類卵生。真是越教越有趣,找了許多資料學生看的也是
嘖嘖稱奇。原本自認為在生物方面知識還算充足,因為
從小就是愛看動物頻道,現在電視台有 動物星球;國家地理;等
但是遇到某些問題還真要找找資料,問了學生在學校上課
老師多半沒補充這些,那我就不知道老師在教什麼了?
光念課文只是要求死記罷了,對於自然生態不會有太深刻的了解
前幾週提到的 『不願面對的真相』記錄片已經找到了,
可能抽出時間放給學生看,至少知道學生物在幹麻,而不是
只有成績分數高低那麼膚淺。
下面這則報導也是自然界生物與人類生活互相衝突時衍生的一套
解決方法,在自然生態急需保護下類似這事件只會更多。
~~~~~~~~~~~~~~~~~~~~~~~~~~~~~~~~~~~~~~~~~~~
每年大舉遷移的紫斑蝶,已經成群上路,國道三號林內段是牠們必經路線;為避免北上紫斑蝶被車流撞到,高速公路局將在四月初紫斑蝶大量飛越國道時,封閉六百公尺北上外側車道。
此一「讓路於蝶」的生態保育做法,台灣還是首例,全球也很罕見。
這個月初,義守大學把蝴蝶保育學會的調查報告送交高公局,並建議「讓路」,沒想到會被接受。高公局長李泰明笑稱,今年清明節高速公路疏運計畫有兩套,一套給人用,另一套給紫斑蝶用。
巧合的是,美聯社昨天報導,美國為了搶救內華達州稀有的砂山藍蝴蝶免於絕種,聯邦土地管理局在廿日宣布關閉數十條越野車道,封鎖面積達十五平方公里,只保留主要幹道。
李泰明表示,為引導紫斑蝶安全過馬路,已想出三種方法。一、若每分鐘飛越數量超過兩千隻,先封閉國道三號林內段北上外側車道;預計遷徙尖峰將在四月三至五日,車道管制時段在上午九至十二時。
二、在國道三號林內高架路段下方裝紫外線燈管,吸引紫斑蝶改走橋下。
三、在路堤邊架設防護網,讓紫斑蝶飛越高速公路時,因防護網阻礙而提高飛行高度,即可避開車流。
常上的生物網站or Blog